核心提示:近日,有網友去云南旅游吃菌子火鍋,被服務員介紹的種種“規則”驚到,引發關注。視頻中,服務員一邊下菌子一邊在短短15秒內“持續輸出”:這個菌下鍋之后要高溫煮20分鐘,20分鐘之內呢,你們不能喝里面的湯,不能吃里面的菌,不能吃里面的牛雜,不能到里面涮菜,不能拿筷子,或者小勺到鍋里面去攪,20分鐘以后呢
近日,有網友去云南旅游吃菌子火鍋,被服務員介紹的種種“規則”驚到,引發關注。
視頻中,服務員一邊下菌子一邊在短短15秒內“持續輸出”:這個菌下鍋之后要高溫煮20分鐘,20分鐘之內呢,你們不能喝里面的湯,不能吃里面的菌,不能吃里面的牛雜,不能到里面涮菜,不能拿筷子,或者小勺到鍋里面去攪,20分鐘以后呢,我們需要過來取到一個樣本,取完樣以后呢,告訴你們可以吃的,你才可以吃的……
不少網友在評論區分享了類似經歷:
“我去吃菌子火鍋,中途想拍照記錄一下就把鍋蓋打開了,打開的一瞬間沖過來兩個服務員,一路從前臺往我這桌跑,邊跑邊大喊蓋住!不能吃不能吃!我說拍個照片……”
“我就說吃云南火鍋前面沒給我拿漏勺,沒上餐具,20分鐘后才給我們上勺子筷子,我還在說這里服務不咋地,原來是為了保護我。”
“去年我們去云南旅游,去吃菌子火鍋的時候桌子上除了一個鍋在咕咚沸騰外啥也沒有,連個喝水的杯子都沒有,問老板為什么,他說有些人總是不信邪,不給碗筷他就拿杯子,非得試試咸淡。”
云南省外,在以云南菌子火鍋為主題的餐廳也會有類似規則。3月19日,長沙的段女士告訴瀟湘晨報記者,自己前段時間就和朋友一起去吃菌子火鍋,自己當時在忙,沒注意服務員的提醒,沒等計時器計時完就伸筷子吃了里面的蘑菇。“可能是因為夾的是已經煮了有段時間的蘑菇,不是剛下去的見手青,個人感受還好。不過服務員和餐廳負責人一直來反復察看我情況……”
瀟湘晨報記者另搜索注意到,其實在云南當地這些“規則”已存在許久。如2024年6月人民日報客戶端云南頻道曾報道,世界已知野生食用菌2500余種,云南有900余種,占全國種類的90%。
但野生菌多少帶點“脾氣”,有人吃完覺得自己變成了一杯奶昔害怕被打翻,有人發現家里養的狗能與自己對話,還有最常出現的癥狀看見一群“小人兒”,這種癥狀多半是因為吃了云南人的“心頭好”——見手青。
會看到“小人兒”,主要是由于進食沒熟透的見手青所致,加工時溫度或時間不足、切片太厚或炒制不均(存在夾生片)都是導致中毒的危險因素。
菌子火鍋是云南特色美食,不過在云南吃菌子得遵守一些奇怪的規則,比如有的餐廳不給發筷子,有的餐廳放計時器計時,煮到規定時間才能發筷子開吃;有的餐廳采用沙漏計時,漏完才能吃。待菌子火鍋開鍋后,服務員還會將第一碗湯作為樣本留存,這時候筷子才會發到手里。這都是為了防止誤食未煮熟的菌子。
文章內也強調,不涼拌食用野生菌,不吃不認識的野生菌,不吃剩余隔頓野生菌,吃野生菌要炒熟煮透,吃菌需選擇有經營資質的餐館。
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的內容,請發送郵件至zmyunz@126.com 舉報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